學校名稱:國立嘉義家事職業學校
年級:一年級
科別:餐飲管理科
班級:餐一乙
學號:611042
姓名:洪郁軒
書籍:9789866158766
中文書名:環保一年不會死:不用衛生紙的紐約客減碳生活日記
書籍作者:柯林×貝文/謝維玲
出版單位: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2年1月
版次: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地球越來越熱,北極熊被迫離開北極,而紐約在應該是冬天的時刻,室外溫度竟達攝氏21度!面對溫室效應日益惡化,地球人真的無法改變什麼嗎?一對夫妻、一個需要包尿布的小孩與一隻狗組成的家庭,決定在紐約過「零碳」生活,他們發現:人可以一天爬一百多層樓仍然健步如飛;騎單車行動不僅有效率,還使體態變輕盈;買本地產的食材,自己動手做菜,吃的更健康;擺脫電子產品對生活的制約後,反而體會到獨處的快樂;沒有電視可看,全家相處的時光也不賴;小孩改穿可重複清洗的棉尿布後,小屁屁更舒服……還有,不用衛生紙也是可行的。《環保一年不會死》紀錄貝文一家的「零污染計畫」生活實驗,也是對人們的善意提醒:人類應對自己與地球仁慈些,零污染的生活值得追求,個人也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二 內容摘入:
作者在書中提到他先將整個年分、整個計畫分成三部分進行:第一階段:設法過不製造垃圾的生活,例如不使用一次性產品、拒絕包裝等等。第二階段:只搭乘不排放二氧化碳的交通工具。第三階段:我們會設法藉由食物的選擇把環境衝擊降到最低。在他實驗的這一年,從不要製造垃圾開始就是一個大難題,他先檢討自己的垃圾桶,然後開始抱頭沮喪:「天啊!我到底對地球做了甚麼!我對我自己的薪水做了甚麼!我對我的人生做了甚麼!」類似這樣的獨自哀號。從這段開始就讓我也頗有共鳴,我也總是在無意間就讓城市兒過敏產物(衛生紙球)堆滿整個垃圾桶,然後看著礙眼,我會設法把它們壓平,但再過幾天,可能會有拆新包裝的塑膠袋、包裝零食的鋁箔包等等。垃圾從我們手上源源不絕的誕生。
三 我的關點
這並不是一本讓人讀起來會覺的開心的書,因為它所討論的是一個全人類不得不面對卻又不敢面對的問題_環保問題。雖然它已經變成一個隨處可見的口號,「隨手作環保」的標語到處都是,印在每樣商品、速食店的餐墊紙......隨時提醒你這件事。隨著時間的增加,人類讓全球氣候變遷更加的嚴重、地球暖化的議題受到廣泛的討論,而南極冰山大量崩毀的觸目驚心畫面不斷出現在電視上撥放,媒體也不斷報導:地球升溫了幾度就會發生什麼事、會有什麼不可逆轉的後果。這些我們通通都知道,只是我們還是照樣過我們的日子,每天一樣在製造垃圾、消耗資源、浪費能源,彷彿這些問題都不存在,那麼到底為什麼人們會這麼不關心有關自己生存環境變化的大事,其實我們並不是不關心,只是我們實在太渺小、太無力:這個社會就是這麼運作,我們又能改變什麼?即始自己一人做環保但只有一個的力量真的太過不足,做了還保又能怎麼樣他人還是照常地繼續的在破壞這個美麗的地球。
本書作者,他是個作家,跟大家一樣,對環保議題只有一知半解,也跟大家一樣感到很無力卻又不得不按照社會的運轉方式過活,不過他與我們不同的是他是個懂得自我反省的人:為什麼我們處於這樣的狀態卻完全無能為力?他受夠了把無能為力當作藉口,我們真的不能為這個地球進一份力嗎?還是只是太懶惰太害怕去嘗試。所以他決定做一個實驗,要嘗試過一年完全零污染的生活,到底一個住在全球最繁華都市的紐約客要過完全環保的生活可能嗎?他說他不會說教,只會做實驗,要獻出一年的研究,來找出一套能減少污染的生活模式。那麼在一年他又做了哪些事?他不製造垃圾-不買任何有包裝的物品、不排放二氧化碳-連大眾運輸工具都不搭、一天爬124層的樓梯、外出騎三輪車、只吃在地與當季的食物、不用衛生紙、不買新的物品,最後還扳掉自己家的電源開關來減少耗電。用這麼極端的方式來過環保生活並不是要反社會、反文明,而是要真真實實的面對自己,自己的弱點、自己的執著,以及對自己做為,如果不強迫自己一路勇往直前,要如何了解呢?
這本書並不只是有關一本環保的書,更是一本富有哲學的書,其中充滿許多作者對於自己的零污染生活的反省與檢討,例如:何謂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整個社會的運作又是如何造就現在人類及生物的生存危機?所以作者所關心的已經不是如何過環保生活,而是應該如何生活,他所進行零污染生活實驗,也是為了要徹底改變當前的生活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生活,努力找出更好的生活模式。
四 討論議題
持續暖化對地球的動植物造成巨大的影響,人類要是在不減少污染情況只會越變越糟,想要減少汙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開始做起,雖然我們不能夠像作者那樣地把汙染給壓到最低但從小事做起慢慢的累積也能為地球盡到一份心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